外交部正面“出击”!3分钟视频,让全球听到中国的声音

近日,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段引起广泛关注的视频《不跪!》。

这一视频以引人深思的“台风眼”隐喻,揭露了美国通过关税和经济手段试图控制其他国家的策略。然而,这次中国传达出来的,可不仅仅是对霸权主义的抗议。

(外交部发布视频《不跪!》并用中英文标注)

外交部正面“出击”!3分钟视频,让全球听到中国的声音

1、对准美国,外交部正面“出击”!

虽然这段视频长度还不到3分钟,但内容却深刻而富有层次,通过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法,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在抵抗霸权主义方面的坚定立场。

事实上,将视频拆开解读,其背后有4重深意。

首先,过往历史一直提醒着中国人,国家尊严必须依靠实力来守护。正如视频强调的那样,“卑躬屈膝终致步步紧逼”,只有挺直脊梁才能赢得他国的尊重。

其次,视频通过“台风眼”暗喻美国发起的关税战,揭露了美国通过给予其他国家90天的关税豁免期来施压各国围堵中国的战略陷阱。

此外,外交部的视频,再加上王毅外长在金砖会议上的发言,不难看出,在美式单边主义下,国际需要的就是“弱国声音被听到”,所以,中国此举,其实是凝聚了“全球南方”共识,向全球发出更响亮的呼吁:齐心协力抵制霸权。

而且,视频是双语版本,英语版本直击西方舆论阵地,以免信息被扭曲;中文版则凝聚国民共识,筑牢精神防线。

最后,从文明视角出发,视频比较了中美文明历程,指出西方霸权思维局限于250年的建国史,而中国拥有4000多年的古老文明,这进一步凸显出中国独特的文化自信,这恰恰是中国敢于硬刚美国霸权的底气。

(美国曾用高额关税逼日本签署《广场条约》,导致其经济严重倒退,如今美国故技重施用在中国身上,但结局只会是失望)

外交部正面“出击”!3分钟视频,让全球听到中国的声音

展开全文

2、中国对美国的最新反击

事实上,美国过去曾用类似的策略迫使日本签署《广场协议》,导致日元大幅升值,从而引发日本经济长期停滞。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遭遇,也成为美国“长臂管辖”的一个警示性教训。

对此,外交部视频直言不讳地指出,向霸权低头无异于饮鸩止渴,只会将自己推向更深重的危机。

在美国媒体《华盛顿邮报》看来,这个视频是北京对美国的最新反击。

正如视频结尾振奋人心的呼吁:全球每一个国家都应挺直脊梁,释放自己的潜力,共同迎接突破霸权束缚的新时代。

这一呼唤,在当今世界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,显得尤为珍贵。中国以其不可动摇的立场再一次表明,纵然道路崎岖,但在国际公理面前,不屈从于压力的勇气是永不褪色的力量所在。

(尽管失去美国市场,但中国有着更为庞大的国内市场,这使得关税背景下,中国经济发展依旧呈现出强劲势头)

外交部正面“出击”!3分钟视频,让全球听到中国的声音

3、中国有实力冲破“关税墙”

尽管外部压力不减,但中国也不是没有实力去冲破“关税墙”!

数据显示,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。今年第一季度,我国GDP同比增长5.4%,不仅高于去年全年的5%增速,也高于去年同期的5.3%。这一成绩单无疑证明了中国在复杂环境下内外兼修的卓越能力。

当然,这种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,归功于政府一系列有力的经济政策,以及成熟的中国市场调整能力。

自去年9月以来,中国逆周期政策力度加大,效果显著,财政政策的精准发力提升了经济活力。一季度财政发债前置,扩大了广义支出,这使得非政府部门现金流改善,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,推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。

正因如此,中国从一开始就看清了美国加征关税只会产生短期影响,第一时间迅速转向提振国内消费和扩大内需,有效对冲外需下降带来的压力。

(特朗普已经对中国发动过两次关税战了,其背后目的,其实并不在于给美国人带来好生活,而是争取更多政治支持)

外交部正面“出击”!3分钟视频,让全球听到中国的声音

4、中国态度鲜明:绝不会妥协!

要知道,中国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,这使得其国内市场规模异常庞大,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成长潜力。这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石。

反观大洋彼岸,特朗普自以为能够通过关税彻底挽救美国制造业,能清零美国贸易逆差,能抑制中国的产业发展。实则此举违反经济规律,结局注定难以成功。

按理说,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毕业生,且拥有丰富商界经验的特朗普,应该深知关税对经济的复杂影响,毕竟在第一任期内,他就发起过关税大战,结果并未给美国带来预期收益,可为何现在,特朗普还会坚持使用这一手段?

说白了,对特朗普来说,比起美国人生活过得怎么样,拥有强大的政治支持基础才是首要关心的问题。

总之,中国的态度十分鲜明,明确表示将采取对等措施回击美国的关税施压,并以实际行动彰显决心。同时也用强硬姿态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:即便是在极端压力下,中国也不会妥协。#瞭望2025#

评论